@文-本刊记者 宿云燕
【资料图】
“发现中华之美”——在华外国青年“知行中国·相约甘肃”研学活动进行到第4天,4月30日,研学团一行来到了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
研学团首先观看了两部介绍敦煌莫高窟内容的纪录片《千年敦煌》和《梦幻佛宫》,球幕影片《梦幻佛宫》让研学团的外国青年们模拟进入洞窟,真切地体会到了莫高窟的美丽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欣赏完两部影片后,来自北京大学的外国青年达人安泽(Anzelika Smirnova)说:“通过影片认识和了解了莫高窟的由来,了解了重点洞窟的外观及形态,刷新了自己的认知。虽然此前对莫高窟有所了解,但是当莫高窟的影像再现于眼前时,感受相当震撼。”
公元366年,一个叫乐僔的和尚行至敦煌鸣沙山时,“忽见金光、状若千佛”,认定这里必是圣地,于是在崖壁上开凿了第一个石窟,从此世上便有了莫高窟。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洞窟始凿于前秦建元二年,今存洞窟492个,壁画4.5万平方米,彩色塑像2400多尊,是我国现存石窟艺术宝库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座石窟,反映了北魏、隋、唐等10多个朝代的艺术风格,与我国的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文化遗产,被称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
研学团成员、北京大学的留学生们在参观敦煌莫高窟时合影
研学团的留学生们置身莫高窟中,与千年前的古人对话,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的融合。
北京大学留学生、网络达人安泽(Anzelika Smirnova)和苏小小(Ekaterina Kaligaeva)在莫高窟前录制视频
在洞窟外,来自北京大学的留学生、网络达人安泽(Anzelika Smirnova)和苏小小(EkaterinaKaligaeva)在感叹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妙绝伦之余,用相机记录下了在莫高窟的所见所闻并分享在社交网络上。安泽与苏小小分别在视频中表示,无法用语言去描述莫高窟带给她们的震撼,希望大家都能走进敦煌莫高窟,亲身体验中国古代建筑与古代艺术的智慧与文明。
来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留学生Wongsoredjo Refano Boechari,来华留学前在苏里南任教授,他欣赏到壮观的莫高窟艺术后告诉《中国青年》记者:“人类竟然可以在技术不发达的时代把大自然塑造成这样一座艺术圣殿,太了不起了。通过此次研学之旅,我深刻体会到,虽然每个国家的人对不同事物的理解不一样,但是通过了解不同国家的艺术文明与传统文化,更能体会到人类的思想和文明是相通的。”
4月30日,研学团在莫高窟九层塔前合影。
4月30日下午,专为本次研学团打造的中华文化大讲堂正式开讲。著名敦煌学家、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研究员赵声良刚从香港出差回来,便赶来为研学团成员讲述了辉煌灿烂的敦煌文化和文物保护工作。
4月30日,专为本次研学团打造的中华文化大讲堂在敦煌研究院开讲。
著名敦煌学家、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研究员赵声良为研学团授课
赵声良讲述的课程是《敦煌石窟艺术》,他从“石窟艺术:从印度到中国”“敦煌石窟的开凿与洞窟的类型”“敦煌彩塑的制作与艺术特色”“敦煌壁画的主题与艺术成就”“敦煌研究院对石窟文物的保护、研究、弘扬”五个方面娓娓道来,国际化视野、大纵深分析、艺术化呈现、专业化讲述,一个半小时的大师课令研学团成员意犹未尽。
赵声良为研学团讲课时展示的敦煌壁画
到了提问环节,主持人大牛问赵声良最难忘的洞窟是哪个?赵声良说:“我在敦煌工作的39年中,对每一个洞窟都很有感情,但是有一些是有不同感情的。比如说第61窟,窟中有著名的五台山图,我当时把壁画上面出现的文字题记都统计了一遍,图中的寺院、修行场所也都找了又找。还把‘题记’上的地名,一个个找出来,每个都进行编号。经过两年的时间,写出了考证的论文,后期又因为那张图,出版了图书《敦煌壁画五台山图》。我大概是1991年开始做这个工作,那个时候没什么游客,工作人员也不多,所以我在洞窟里面、在洞窟背后做记录,没有人知道里面有人在,工作人员误以为里面没人就把洞口锁上了。那时候,我们工作人员很少,我叫了半天也没人来,以为当晚要在洞窟里睡觉了,后来又过了很久,听到有脚步声了,我就叫人开门。为避免这种事再发生,我后来就想了一个办法,在门上放一张纸条,上面写上‘我在工作’,这样就不会被人锁里面了。”
北京大学乍得籍留学生托马提问
赵声良回答留学生提问
有研学团成员问:“莫高窟是否会因为保护文物对游客停止开放?”赵声良表示:“我们做数字化是为了保护莫高窟的文物,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打算把莫高窟对外关闭。经过十多年的调查,我们最后确定了每天正常参观人数是6000人,6000人以下的话不会对莫高窟产生破坏,这是现在莫高窟中小洞窟每天的最大承载量。随着游客不断增多,我们会开放一些大型的洞窟,可以容纳1.2万人。加上大洞窟,这样每天最多容纳1.8万人。未来,我们会通过数字化技术为更多的游客展现莫高窟。”
4月30日,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润珏为研学团成员讲授《敦煌的青年故事》。
随后,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润珏讲解了《敦煌的青年故事》,介绍了为敦煌莫高窟的研究保护工作作出贡献的不同时期的中国青年们。他们中,有在洞窟内历经寒来暑往的宋朝画师董保德,有被誉为“敦煌守护神”的常书鸿,有敦煌莫高窟第二代守护人,被誉为敦煌圣徒、时代功臣的段文杰,有“敦煌女儿”樊锦诗。经过几代文物工作者的不懈奋斗,敦煌研究院在敦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弘扬事业中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我国文化遗产行业科学保护、规范管理的典范。在几代敦煌莫高窟文物工作者身上形成了一种可贵的精神品质——“莫高精神”,其核心内涵就是“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
4月30日,甘肃政法大学俄罗斯籍教授普隆金娜·奥莉娅为同学们讲述自己痴迷敦煌研究、醉心中国文化的故事。
来自甘肃政法大学丝路法学院的俄罗斯籍教授普隆金娜·奥莉娅为同学们讲述自己痴迷敦煌研究、醉心中国文化的故事。她声情并茂地讲述自己与敦煌的缘分,以及自己研究敦煌文化的机缘巧合,令大家动容。奥莉娅对中国文化特别是敦煌文化的研究可以用“痴迷”来形容,她说自己每天练习写汉字,并要求她的学生也要像她这样做。
课后,同学们仍意犹未尽,随后来到了敦煌非遗保护基地——莫高里工匠村,体验壁画创作。马来西亚籍留学生黄煦恩(Ooi Xu En)说:“甘肃研学之旅,既让我看到了莫高窟这样辉煌的建筑,通过动手实践,也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壁画艺术的制作及其背后的含义。”
4月30日,研学团成员、北京大学留学生在敦煌非遗保护基地——莫高里工匠村,和中国孩子们交流。
4月30日,研学团成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留学生在敦煌非遗保护基地——莫高里工匠村体验壁画绘画创作。
研学团成员在体验壁画绘画《九色鹿》创作
研学团成员、北京大学留学生展示亲手制作的绘画作品《九色鹿》
晚上,研学团融入式近距离观看实景表演《又见敦煌》。一步一场景,在历史中又见,在岁月里重温,跨越历史长河,又见丝绸之路古文明,一天的研学之旅落下了帷幕……
研学团成员在大型实景演出《又见敦煌》开演前合影
来源丨《中国青年》杂志官方公众号
标签: